南臺科大USR計畫開發神農街的國際旅程與國際事務處攜手合辦英文遊賞


南臺科大計畫團隊與國際生於五條港文化會館前大合影。(記者黃伃綵攝)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南臺科大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傳播-府城VS月津的USR計畫所經營的神農街場域,於去年(108年)四月曾獲泰國旅遊節目TA DAI MA的特別介紹,同年六月的日本《PEN》雜誌還將神農街底藥王廟當封面,這不但讓神農街增加了國際曝光度,在108年更吸引了許多外國人,在Youtube上介紹神農街的現況。
在神農街逐漸打開國際能見度的同時,牽引了計畫團隊關注與檢視神農街國際化的環境,進而與南臺科大國際暨兩岸事務處合作,推出「緣‧遠的對話-神農街的國際交心行動」系列活動,日前以「英文遊賞神農街」活動作為第一棒,透過國際交換學生遊與賞神農街週遭,開發出一條國際化的神農街旅程。
此次參與活動的國際交換學生來自法國、波蘭、印尼與越南等四國,由台南市文化協會鄭采芩執行長全英文導覽,以認識神農街週遭特殊的港街與郊商文化為主軸,帶入傳統的在地工藝,並精選了金華府、西佛國、北勢港遺址、水仙宮、寶來香、杜馬青草茶、府城木屐等景點,藉此讓國際學生認識在地文化。
這條國際化的神農街旅程,從認識五條港開始,穿越時空進入清代郊商時代的神農街,當時神農街許姓碼頭工人的勢力龐大,街上代表許姓碼頭工人的會館就是金華府,金華府旁的西佛國,為承傳五代臺灣重要的妝佛藝術世家,也是金華府裡神像的主要雕刻師。神農街南側的防火巷為北勢港遺跡,當年北勢港往東流,流向三郊總部水仙宮。隱藏於市場內的水仙宮,清朝時期就有許多船隻經北勢港運送南北貨與藥材停泊於宮前,也造就水仙宮前與宮後國華街上有多家專為港道碼頭工人消暑氣的青草茶店,與專為祭祀與民生需求的糕餅店產生。
除了上述的歷史軌跡,國際學生不僅對寶來香的椪餅和杜馬青草茶店外擺滿各式各樣的藥草無不感到新奇,也對水仙宮後通往大西門當年進入府城唯一通道的宮後街上的十鼓鼓茶樓,以劇場形式展現出往昔在此的醉仙樓酒樓的說書文化,流露出讚賞的神情;更對水仙宮旁通往佛頭港專營木材生意的杉行街,透過在府城木屐店的穿木屐體驗,留下深刻的印象。
南臺科大校長盧燈茂表示,府城有許多珍貴的文化,除了保存外,發揚與傳播才有永續經營的可能。計畫團隊與國際事務處的合作,除了讓國際學生認識在地文化外,更能透過國際學生的活動反應,作為計畫團隊開發國際旅程的參考,值得鼓勵,未來神農街的國際化發展也值得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