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多元自行車路線菱波官田線全新打卡點拍照打卡送好禮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騎乘自行車暢遊「菱波官田線」,不僅沿途能欣賞美景,還能蒐集最新的熱門打卡點!交通部觀光署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114年3月17日(星期一)上午10時於台1線與後潭路交叉口處舉辦新打卡點啟用活動,郭國文立法委員、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許主龍處長、臺南市官田區公所洪聰發區長、陳亭妃立法委員服務處陳菀淇秘書、吳通龍議員服務處楊翊禾助理、臺南市官田區官田里陳泰興里長也特別到場與逾百名在地鄉親及西拉雅快樂自行車隊車友齊聚共同見證地方旅遊新亮點,讓自行車旅程不僅好騎、好拍,更趣味!
為鼓勵民眾響應低碳旅遊,即日起推出「打卡送好禮」活動,凡騎乘自行車至該入口意象拍照打卡,上傳至個人Facebook或Instagram,即可至官田遊客中心兌換精美小禮物,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近年來,低碳旅遊與永續觀光成為全球旅遊趨勢,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積極推動自行車旅遊,串聯轄區內特色景點,打造友善騎行路線,其中,「菱波官田線」自行車道穿越官田、六甲等地,不僅可欣賞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還能深度體驗地方文化與歷史。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台1線進入官田遊客中心的路口設置全新的入口意象,不僅提升官田遊客中心自明性,更為地方觀光增添新亮點。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許主龍表示,這座入口意象的設置,象徵官田地區豐富的自然與人文資源,也成為旅客進入西拉雅風景區的重要標誌。透過低碳旅遊的推動,希望能吸引更多遊客選擇搭乘臺鐵轉乘自行車慢遊菱波官田線,更深入探索西拉雅風景區的美景與歷史文化。該路線沿途串聯多處經典景點,包括風光明媚的烏山頭水庫、有著日式建築的八田與一紀念園區、沈浸式互動劇場的隆田Cha Cha文化資產教育園區以及承載地方信 仰與歷史的官田慈聖宮等,讓旅客能夠在自行車旅行中感受地方的自然美景與文化底蘊。
推動低碳環保的旅遊方式,不僅是放鬆身心,更能兼顧生態與環境永續發展。歡迎熱愛騎行自行車旅遊的朋友們,一同來體驗「菱波官田線」,在騎行間感受綠意盎然的田園風光,探訪西拉雅的文化與歷史,更別忘了把握機會,在新打卡點前留下美好回憶,並至官田遊客中心兌換專屬紀念小禮!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創意跨領域探索紅瓦厝及大成國小2校創造力資優課程從傳統市場到未來麵包廠的創造能力學習之旅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秘書吳幸樺表示,臺南市自104學年度起辦理國小創造能力資優教育方案,113學年度由紅瓦厝國小及大成國小接棒辦理,提供跨區、跨校際課程,通過創造能力資優鑑定學生無須轉學,即可於課餘時間參與方案。兩校透過周末及寒假營隊課程,帶領學生從生活文化探究到智慧科技應用,整合科技與創造能力資優教育。
黃偉哲市長表示,臺南市創造力資優教育已推行十年,透過資優教育讓學生的創意展現於生活,近20名創造力資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努力解決問題,培養了自主探索學習能力,將成為未來不被社會淘汰的關鍵,厚植思辨、批判及創造能力的素養。
教育局鄭新輝局長表示,創造能力資優教育方案課程,結合程式思維與生活,落實新課綱「自學、創新、實作」的核心素養,並鼓勵家長參加每年度資優鑑定,通過後參加多元資優教育課程,透過資優情意教育、獨立研究思考及創造能力等栽培未來創客們。
紅瓦厝國小於113學年度進行周末課程結合科技與傳統文化,將在地傳統市場轉型為智慧市場,透過學生的創意思考能力、邏輯建構及問題解決能力,將智慧科技融入傳統市場中,以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專題學習,進行市場踏查,分析在地居民生活需求,以創造力4P(人格特質、歷程、產品、環境)為課程設計框架,配合實地田野調查,並嘗試運用程式設計開發市場智慧創意互動遊戲,期望能使傳統市場完成智慧化轉型。
大成國小則於114年1月21日至25日辦理,課程融入跨領域學習,將學生帶入一場融合烘焙、VR環境教育與AI應用的跨領域學習之旅。學生們不僅在實地參觀麵包廠時體驗了手作烘焙的樂趣,也在過程中學習了環境因素對食品生產的影響,珍惜食物。進一步,透過VR技術,身歷其境體驗環境問題的成因與影響,並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法。再以Scratch程式語言,結合Micro:bit開發板,培養運算思維能力,認識AI並學習如何使用ChatGPT工具,體驗AI在文字處理中的應用、生成圖像,發想結合AI技術的自動化生產線、智能感應烤箱等。
教育局補充,紅瓦厝國小及大成國小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無論是在探索傳統市場的智慧轉型,還是進行創造力與科技應用的跨領域學習,都讓學生們體驗了一場知識性、趣味性與啟發性的學習之旅。這不僅加強了他們對環境議題的關注,還開啟了對未來科技的想像與應用,為學生們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臺南金安獎青葉橋改建工程月底完成黃偉哲盼解水患之苦並打造安居樂業生活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市道165線串連東山與白河的急水溪青葉橋原河段,因橋梁底部高度不足,每逢大雨易淹水需封橋繞道,造成民眾通行困難。臺南市政府為改善此一現象,積極向中央經濟部水利署爭取經費補助,於111年底動土開工,並於今(114)年開放新橋通車。今(18)日市長黃偉哲親自視察新橋使用情形,並了解舊橋拆除進度及白河段右側引道銜接作業,他也強調務求整體工程在3月底全數竣工,力求為民打造舒適宜居生活。市議員沈家鳳也到場關心。
市長黃偉哲表示,急水溪青葉橋為連結東山與白河兩區的重要橋梁,其橋齡已超過三十年,早年因淤積問題,導致河道彎度大、線型不佳,故每逢颱風暴雨期間,常因橋梁底部高度不足,易致淹水情事而迫使橋梁封閉。為保障居民出入安全,市府積極爭取中央水利署2.69億元補助,以及市府自籌0.81億元配合款投入改建,目前全案工程已達幾近完工狀態,再加上周邊修飾建設,可望於月底如期如質竣工,提升整體行車安全性,帶給民眾安居樂業的生活。
市長黃偉哲指出,青葉橋工程其難能可貴之處,不僅工期進度相當順利、沒有延宕,更是榮獲國家最高工程品質殊榮肯定-金安獎,此外,他也相當感謝市府同仁與各工程團隊的努力,以及中央全力協助,讓新橋目前已開放通行,為民眾通行便利安全帶來福音。
工務局指出,此工程透過採「截彎取直」改建青葉橋,並在橋梁兩側鋪設引道,以改善原有道路線形,而整體(含道路拓寬)總長度約620公尺,其中橋梁長410公尺,橋寬約為13公尺,梁底抬高1.23公尺,使青葉橋的通洪斷面加大,提升整體行車安全及排水通洪能力。工務局並進一步說明,在113年7月凱米颱風侵襲時,當時河道溪水暴漲,甫改建的青葉橋新橋因整體抬高而未再傳出積淹水情形,驗證橋梁改建帶來的顯著效益,並期盼全案工程於三月底完成時,能帶給民眾更加安全與舒適的通行環境。

臺南東山區東山路外光電停車場正式啟用黃偉哲肯定省公帑又兼顧環保舒適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響應國家綠電政策發展太陽光電,東山區公所建置「東山路外光電停車場」於今(18)日上午舉行啟用典禮,市長黃偉哲親臨主持,他肯定東山區公所對於光電系統的推廣與建置不遺餘力,這座光電停車場的委外建置兼顧了環保與舒適的雙重優勢,同時也節省了大筆的建設公帑,真的是一兼二顧。
市長黃偉哲表示,本次興建光電停車場有三大好處,第一是政府不用出錢,搭建設備是由廠商全部處理。第二是民眾使用停車不受天候影響,第三是政府還可以得到回饋,未來根據停車場發電比率,只要發電一度,就回饋12%給地方。
黃偉哲強調,這座光電停車場的位置就在市街區旁,民眾不論要購物、洽公都很方便,或者把車停在這邊,租用youbike在市區逛逛走走,都是非常好的事情。好的政策要持續推動,就像小黃公車一樣,正確的事情市府團隊要持續再做,帶給市民生活上更加便利與方便。
今日的啟用典禮,包括市議會沈家鳳及蔡育輝等議員亦到場參加。東山區長張政郎說明,東山區公所在前任區長呂煌男的規劃下,利用現有的停車空間、風雨球場,以及取回被占用、承租的公有土地,透過公開標租的方式,建置了2案9處的地面型太陽光電系統,總設置容量高達1500KWP。
今日啟用的路外停車場光電系統,採用大跨距的設計方式,H型鋼樑漆上容易辨識的黃色鐵漆,既美觀又安全,停車場靠近東山老街,旁邊有新落成的文教活動中心,佐以鄰近的文小二綠地、東山運動公園、花旗木自行車道、水圳綠道等本區著名景點,在光電屋頂完成後,遊客的愛車可免於日曬雨淋,將可大大的提高停車場的使用率,同時增加了400KWP的綠電,也為綠色地球盡一份心力。

創意跨領域探索紅瓦厝及大成國小2校創造力資優課程從傳統市場到未來麵包廠的創造能力學習之旅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臺南市自104學年度起辦理國小創造能力資優教育方案,113學年度由紅瓦厝國小及大成國小接棒辦理,提供跨區、跨校際課程,通過創造能力資優鑑定學生無須轉學,即可於課餘時間參與方案。兩校透過周末及寒假營隊課程,帶領學生從生活文化探究到智慧科技應用,整合科技與創造能力資優教育。
黃偉哲市長表示,臺南市創造力資優教育已推行十年,透過資優教育讓學生的創意展現於生活,近20名創造力資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努力解決問題,培養了自主探索學習能力,將成為未來不被社會淘汰的關鍵,厚植思辨、批判及創造能力的素養。
教育局鄭新輝局長表示,創造能力資優教育方案課程,結合程式思維與生活,落實新課綱「自學、創新、實作」的核心素養,並鼓勵家長參加每年度資優鑑定,通過後參加多元資優教育課程,透過資優情意教育、獨立研究思考及創造能力等栽培未來創客們。
紅瓦厝國小於113學年度進行周末課程結合科技與傳統文化,將在地傳統市場轉型為智慧市場,透過學生的創意思考能力、邏輯建構及問題解決能力,將智慧科技融入傳統市場中,以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專題學習,進行市場踏查,分析在地居民生活需求,以創造力4P(人格特質、歷程、產品、環境)為課程設計框架,配合實地田野調查,並嘗試運用程式設計開發市場智慧創意互動遊戲,期望能使傳統市場完成智慧化轉型。
大成國小則於114年1月21日至25日辦理,課程融入跨領域學習,將學生帶入一場融合烘焙、VR環境教育與AI應用的跨領域學習之旅。學生們不僅在實地參觀麵包廠時體驗了手作烘焙的樂趣,也在過程中學習了環境因素對食品生產的影響,珍惜食物。進一步,透過VR技術,身歷其境體驗環境問題的成因與影響,並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法。再以Scratch程式語言,結合Micro:bit開發板,培養運算思維能力,認識AI並學習如何使用ChatGPT工具,體驗AI在文字處理中的應用、生成圖像,發想結合AI技術的自動化生產線、智能感應烤箱等。
教育局補充,紅瓦厝國小及大成國小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無論是在探索傳統市場的智慧轉型,還是進行創造力與科技應用的跨領域學習,都讓學生們體驗了一場知識性、趣味性與啟發性的學習之旅。這不僅加強了他們對環境議題的關注,還開啟了對未來科技的想像與應用,為學生們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台南市東區中西區北區永康區歸仁區關廟區龍崎區仁德區新化區左鎮區共10行政區114 年3月25日起停水壓降供水30小時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台水公司第六區管理處為配合國土署河川治理排水箱涵改建,辦理永康區烏橋(大灣路942巷371弄168號附近)2000mm管改遷暨穗芳橋2000維修,以維台南市供水穩定。將自114年3月25日(星期二)上午9時起至114年3月26日(星期三)下午15時止,停水、壓降施工30小時,籲請用戶提前儲水備用,停水期間應關閉電動抽水機電源,慎防火警。
為考量工程施作進度及民眾通行安全,工地周邊會執行交通管制,請用路人配合改道並注意交通安全,若遇豪雨或發佈颱風警報,施工時間將順延,停水時間亦將隨之調整,將另行公告。
本次因停水施工,用戶用水壓力影響區域為:台南市東區、北區(部分)、中西區(部分)、永康區(部分)、歸仁區(部分)、關廟區、龍崎區、仁德區(部分)、新化區(部分)、左鎮區(部分),影響戶數共計239,049戶(停水戶數152,847戶,水壓降低戶數86,202戶),除停水及水壓降低區域外,其餘地區可正常供水;惟於復水時管線末端、大樓及龍崎區地勢較高之地區,可能稍有延遲情形,復水初期水質可能較為混濁,請用戶暫勿取用,俟水清後再進水。
本次停水及水壓降低區域影響範圍計列如下:
【停 水 區域】
1.東 區: 南聖里、虎尾里、裕聖里、東聖里、自強里、後甲里、復興里、文聖里、關聖里。
2.北 區: 成德里、福德里、立人里、北華里、仁愛里、振興里、合興里、元美里、成功里、雙安里、中樓里、永祥里、文成里、長勝里、大光里、北門里、華德里、開元里、大興里、長興里、小北里、公園里、重興里、文元里、東興里、元寶里、和順里、正覺里、力行里。
3.中西區: 永華里、南美里、赤崁里、五條港里、城隍里、兌悅里(部份)、淺草里(部份)、府前里(部份)、開山里(部份)、藥王里(部份) 。
4.永康區:中興里、神洲里、光復里、復興里。
5.歸仁區:許厝里、看西里、後市里、文化里、沙崙里、崙頂里、西埔里、辜厝里、看東里、七甲里、六甲里、新厝里、歸南里、媽廟里、八甲里、大廟里、南興里、南保里、歸仁里。
6.關廟區:龜洞里、布袋里、深坑里、新光里、香洋里、北勢里、關廟里、下湖里、松腳里、東勢里、花園里、埤頭里、新埔里、五甲里、山西里。
7.龍崎區:崎頂里、大坪里、牛埔里、楠坑里、中坑里、石曹里、龍船里、土崎里。
8.仁德區: 仁和里、成功里(鐵路以東)、仁愛里(鐵路以東)、後壁里(三爺溪排水以西)、仁德里(三爺溪排水以西)、文賢里(86快速道路以北)。
9.新化區:大坑里、山脚里、知義里、礁坑里、東榮里、羊林里(部份)、那拔里(部份)。
10.左鎮區:澄山里、二寮里(部份)、光和里(部份)、岡林里(部份)。
【水壓降低區域】
1.東 區 : 忠孝里、小東里、衛國里、大智里、大學里、德光里、東光里、崇德里、東門里、富強里、裕農里、富裕里、仁和里、圍下里、東明里、德高里、崇誨里、崇成里、新東里、龍山里、莊敬里、崇善里、中西里、東安里、崇信里、崇文里、崇學里、成大里、和平里、泉南里、大同里、大福里、大德里、路東里、東智里、崇明里。
2.永康區:崑山里、建國里。
3.新化區:唪口里、武安里、太平里、崙頂里、全興里、豐榮里、北勢里、護國里、協興里。
自來水公司提醒,水壓降低期間,勿將接用水龍頭的橡皮管浸入容器水中,以免發生虹吸作用而汙染飲用水。有關停水相關訊息可撥打台南給水廠(06-3036097)、台南服務所(06- 2370021)、永康服務所(06- 2325714)、新市服務所(06- 5973437)、歸仁服務所(06- 2303756)或24小時客服專線1910,亦可於台水網站(https:// wateroff.water.gov.tw/)查詢。

臺南市水情隨手查下載水情即時通APP讓生活更安心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面對日益嚴峻的極端氣候,臺南市長黃偉哲極為重視水利建設發展,積極推動治水工作外,要求運用物聯網技術加入防災,透過台南水情即時通App傳遞市民即時水情訊息,以有效保障市民安全,並提升災害應變能力,讓市民於第一時間能掌握最新氣象及災防情資,提供災害應變參考,以減少生命財產損失。
水利局指出,目前臺南市共建置48處水患自主防災社區,為強化社區自主防災應變的能力,除了進行教育訓練及防災演練外,也運用台南水情即時通App輔助社區自主防災工作,指導防災社區成員如何應用App資訊了解所在地區的警戒訊息,強化社區自主防災應變的能力。
透過台南水情即時通App簡單直觀的操作,將即時水情資訊傳遞給市民,其中包含來自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經濟部水利署、內政部消防署、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等中央單位,以及府內災害防救辦公室、交通局、消防局等相關水情與災防資訊,並整合八大警戒類型,涵蓋流域、雨量、河川水位、區域排水、路面淹水、水庫洩洪、土石流警戒及枯旱預警圖等即時資料,確保能獲得最新的水情資訊。
除了八大警戒類型,台南水情即時通App搭配適地性服務,使用者能直觀所處行政區的水情警戒狀態;針對常用功能,提供「我的最愛」功能讓使用者可以快速連結到常用的資料頁面,減少尋找時間,提升使用體驗;於臺南市災害應變中心開設時,App首頁更提供應變中心公告訊息和道路封閉推播功能,提供使用者停班停課以及封橋封路等即時訊息,及早避開因災害造成道路阻斷或預先封閉的路段。
台南水情即時通App為市民防災的最佳助手,歡迎市民朋友到App Store及Google Play商店踴躍下載使用(https://p.tainan.gov.tw/D8Zn63),在面對極端天候時能輕鬆掌握水情資訊,提前做好準備降低災害風險。水利局也將持續優化各項功能,致力讓防災資訊即時準確以及提供更完善的功能,為市民打造更安全、更安心的生活環境。

台南勞工局辦理勞工局職場安全及健康向下扎根闖關遊戲暨徵才活動

【民進日報記者黃伃綵台南報導】為打造黃偉哲市長「希望家園」的施政願景,勞工局積極辦理各項就業徵才活動,並因應產業求才需求,勞工局將於4月5日(六)上午9至12時在曾文市政願景園區-致遠樓前廣場(臺南市麻豆區南勢里168號辦理「勞工局職場安全及健康向下扎根闖關遊戲暨徵才活動」,邀請8家廠商提供超過259個職缺,歡迎求職民眾踴躍前往參加,洽詢電話:06-6990370。
本次徵才活動因應當地就業需求,邀請官田鋼鐵(股)公司、大潤發流通事業(股)公司-佳里店分公司、中鋼保全(股)公司等3家設攤廠商,另外還有Garmin台灣國際航電、統一超食代、南寶樹脂、群緯環保、巨蛋展覽等5家代徵廠商,當日提供工日班/夜班/輪班技術員、會計/國貿/業務/資訊/品管專員、國貿助理、職安管理專員、製程工程師、電機助理/機械助理/製程助理工程師、正職/兼職-賣場補貨人員、工廠護理師、鍋爐操作人員、早/中/夜班清潔人員、保全人員、活動會場硬體設備佈置人員等259個工作機會,歡迎活動當日親洽現場投遞履歷參加面試,活動職缺之薪資明確標示於徵才現場。
為響應節能減碳,參加本次活動提供接駁專車接送,可搭乘隆田火車站至活動現場/善化火車站至現場(往返),有搭乘需求的市民可多加利用。臺南市政府誠摯邀請民眾前來參加「勞工局職場安全及健康向下扎根闖關遊戲暨徵才活動」,共襄盛舉,共創希望家園的美好未來。徵才活動相關資訊可洽詢勞工局職訓就服中心06-6990370。

台南市山上區公所辦理社區營造計畫藝術靜心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台南市山上區公所昨日於新莊活動中心辦理114年第一場次社區營造計畫「藝術靜心大衛之星祝福」,本次活動邀請星球工作室楊琇茹老師帶領活動進行,期許能透過創作過程傳遞溫暖和愛的能量給大家。
晶礦具有淨化人心的能量,耀眼奪彩與人體能量產生共振,能引發內心油然而生的喜悅活力,區公所冀望每次的社區營造活動,能鼓勵里民多多走出家戶,藉由社會參與提升生活樂趣促進健康,同時也提升社區凝聚力,藉由彼此間交流活絡感情,並珍惜共聚一堂享受創作時光。
本次社區營造活動在新莊里活動中心辦理,參加者來自新莊里、南洲里等計50人參加。楊老師邊創作邊說明如何在「大衛之星」畫布上鑲嵌色彩明亮的天然晶礦。「大衛之星」畫布是洋蔥皮及紫膠做草木繪染而成。使用繡線縫上白水晶、粉晶、紫水晶及黃玉石等天然晶礦。
「大衛之星」的圖騰以兩個上下相反的正三角形、來自生命之花的直線力量圖形,如上如下,火與水,天與地的平衡,這個六芒星,和我們自己內在與生俱來的強大力量共振,在藝術靜心創作中,感受自己內在的光芒,深深的祝福自己豐盛、幸福、美滿以及心想事成。
課程中里民手執繡線縫上天然晶礦,創作屬於自己獨特的作品。每件作品皆代表了參與者的獨特風格,活動中看到里民靜心沉浸於創作中,大家也被感染了愉悅的氛圍。
山上區長王上宜表示,鼓勵居民多多參與社區活動,不但可訊息交流,亦可促進健康,希望藉由此活動帶給社區居民富利安和。區長表示里民的事就是公所的事,里民若有任何問題需要公所協助的地方,公所必會極盡全力給予協助,與居民站在同一陣線。另社會詐騙案例頻傳,呼籲里民提高警覺,發現異常,第一時間可撥打165防詐騙專線或與里長、警察局、公所聯繫,防止財物損失。

福智文教基金會發展幼教30有成用愛釀造世代薪傳

福智文教基金會發展幼教30有成用愛釀造世代薪傳 。
【民進日報記者凃政宏台南報導】福智文教基金會邀請多位專家蒞臨福智幼教30週年活動,共同探討幼教未來的關鍵。
福智文教基金會林燕慧福智表示,文教基金會3月16日於雲林縣古坑鄉福智教育園區,舉辦「福智幼教30『用愛釀造 • 世代薪傳』」週年慶,活動包含靜態與動態展,彰顯基金會對優質教保的堅持,除了呈現創辦人私人興學及基金會與政府公私協力推動教保公共化,共同為提供平價、優質教保服務而努力的歷程外,同時也以「解憂:從幼做起」為題,演示幼兒情緒表達課程,展現福智幼教對於幼兒情緒教育課程規劃與教學實踐的軌跡。活動當天也邀請全臺福智幼教體系的園長、老師、學生、家長們及各界關心幼兒教育的人士逾1,000位齊聚一堂,全臺福智體系幼兒園也在現場規劃均衡健康的蔬食餐飲架構,以集點闖關概念,讓孩子與家長認識均衡營養的飲食觀;同時推廣環保減塑,鼓勵家長使用環保餐具,在活動中寓教於樂,共同歡慶福智幼教在愛與智慧的教育理念下三十年來所累積的豐碩成果。
福智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䆁如淨致詞時表示,教育是人類升沉的樞紐,尤其,幼兒教育如同在一張白紙上作畫,從小給予正向引導至關重要。在台灣少子化和超高齡化的社會背景下,每個孩子都非常重要,也呼籲社會大眾應共同關注幼兒教育。雲林縣縣長張麗善也特別到場祝賀,同時肯定福智文教基金會的幼兒教育與雲林縣推動的品格教育精神不謀而合,有助於社會更加善良,同時肯定福智文教基金會對雲林縣的貢獻。
30年前,福智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日常老和尚觀察到當時社會環境重物質、輕心靈的現象,提出「教育是人類升沉的樞紐」,並於1995年創辦第一家「妙慧童子園」,帶領弟子,從一所十幾位幼兒的私塾,開始推動生命教育,並於1997年成立「福智文教基金會」,陪伴親師生走一條心靈提升之路。2005年起爬梳師長教育理念,逐步修正、建構幼兒教育理念,在觀功念恩、關愛教育、孝親感恩、善行利他等內涵之下,依人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三向度發展課程,透過遊戲、觀察、體驗、展演等多元方式,引導幼兒正向情緒表達,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開展孩子對自他生命及社區環境的認識與熱愛,以達到身心靈均衡發展的目標。
幼兒的健全人格發展與家長的教養觀息息相關,因此,福智文教基金會致力於打造「親師生」和合的學習成長環境,依循福智教育理念發展「親職學習地圖」,從「覺思共行」多元路徑,引導家長學習仁慈自己與關愛孩子的理念和方法,建立緊密的家園夥伴關係,攜手打造幼兒安全依附保壘,並透過主題課程規劃與實施,引導家長和孩子共創幸福島,形塑優質的家庭文化,成為社會穩定的基石。
2017年起,福智文教基金會積極參與政府「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政策,與各縣市政府合作,於各區設立「非營利幼兒園」。2018年,政府建置「準公共化機制」,基金會所屬的幼兒園也紛紛加入「準公幼」的行列。2024年,基金會汐科「澄心教保中心」成立,為全臺首家加入準公共的「民營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回顧福智幼教發展歷程,不斷擴大格局,擁抱福友家長和幼兒,滿足更多家長教保服務的需求,截至2025年共成立18家幼兒園,設置73班,招收幼兒數1,346人。
基金會所屬的幼兒園辦學績效有目共睹,妙慧系列幼兒園全數通過第二期「幼兒園基礎評鑑」;非營利幼兒園「績效考核」也屢創佳績並獲得獎勵金。歷來獎勵金都用於教師提升,透過分流培訓機制,研編課程與教材,帶動各區發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自2018至2023各區非營利幼兒園受邀國立教育廣播電臺「遇見幸福幼兒園」分享;2024瑞光和左新二所非營利幼兒園參加教育部「KDP國際認證獎」,分別獲得幼兒教育與融合教育類甲等獎。
有感於當前社會急速發展,憂鬱症儼然已成為嚴重損害個人健康的殺手,且有向下發展的趨勢。根據國外臨床學界調查發現,一至六歲學齡前幼兒憂鬱症發生率約佔百分之一,而嬰幼兒早期發生憂鬱症與母親罹患憂鬱症有密切關係。2017年,福智團體真如老師呼籲關注憂鬱症防治的議題,儘管學界指出服藥、運動等治療方法,但是正向認知自己與世界的效用比藥物大且復發率低。基於真如老師悲心的啟發,以及對幼兒及其家庭的教保服務責任,發展幼兒情緒教育教案,福智文教基金會責無旁貸。
2021年啟動「解憂:從幼做起」課程建設工程,透由成人或主要照顧者意識到情緒問題,及早引導幼兒學習辨識情緒、調節情緒,轉變看待事情的角度,練習正向表達,不僅有益於幼兒身心發展與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更是家長打造幸福家庭不可忽視的課題。福智幼教30週年活動當日,特別演示幼兒情緒表達課程,包含情緒課程實踐簡報、教具、幼兒作品、情緒角等動態與靜態展示,透過幼教老師敘說故事,展現親師生共學情緒教育「轉心」的歷程,完整地呈現基金會推動幼兒情緒教育的樣貌。
福智文教基金會長期深耕心靈提升與全人關懷,於今發展「『解憂:從幼做起』——幼兒情緒教育實踐之路」實驗教學有成,獲得親師生正向回饋,希望和社會大眾一起面對世紀情緒殺手。在福智幼教30週年,與關心幼兒情緒教育的各界人士分享,攜手打造正向生活圈,陪伴幼兒及其家長走一條幸福之道,共創和樂社會。
1.